由於某些國家的故意阻擾,讓大家意識到了晶片國產化的必要性。目前國產晶片的短板非常明顯,要生出高端晶片,還有很多難題需要攻克。
現在國內晶片業的投資非常火熱,而且經常有石墨烯晶片、光子晶片、碳基晶片要彎道超車的話題傳出。
但是國產高端晶片何時能夠出現,依舊遙遙無期。華為目前還是缺少晶片可用。
光子晶片、碳基晶片都還在實驗室當中。對於石墨烯晶片不用光刻機的傳聞,中芯國際已經闢謠,石墨烯晶片難度更高,頂級光刻機必不可少。
國內晶片業的現狀就是,上海微電子今年可能會生產出28nm的光刻機;中芯國際在14nm製程已經有重大突破,但7nm及以上更高端的晶片進展有限。
與台積電和荷蘭的斯麥和相比,中芯國際和上海微電子的實力,差距相當明顯。
由於晶片被斷供,華為對高端晶片的研發一直都沒有停步。
根據消息,華為正在研發一款被命名為麒麟9010的3nm晶片,並且已經為它申請了商標,有望在年內設計完成。
華為對高端晶片的研發投入毫不手軟。任正非也認為,華為不能沒有海思,就算是現在設計出來的晶片,只能停留在紙上,也會加大對海思的投入。
任正非的態度令人敬佩,我們也希望華為能夠早日造出高端晶片。
不過,現實非常殘酷。華為的晶片設計能力確實很了得,但是老美的限制還在,台積電不可能為華為代工,3nm晶片還是生產不出來。
國內的企業沒有高端光刻機,對華為也是愛莫能助。對於國內企業要布局高端光刻機的做法,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就潑了一盆冷水。前段時間,吳漢明院士公開表示,國內企業布局光刻機的做法不太現實。
吳漢明院士表示,一台最普通的光刻機,也是由 10萬多個精密零部件組成,需要全球各地的供應商協同合作完成。
光刻機
比如荷蘭的頂級光刻機,就匯聚了世界各國的頂尖科技成果。所以單靠我們一個國家,要生產出高端光刻機根本無法完成。
院士的觀點是,國內企業把注意力放在成熟工藝的55nm 晶片,才更符合實際,而且更適合國內產業的需求。
正所謂知己知彼,方能百戰不殆。吳漢明院士的話,直接道出了國內企業和頂尖水平之間的差距。正視現實,慢慢追趕,才能實現真正崛起。
吳漢明 院士
那麼任正非布局3nm晶片,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?當然不是的。
我想,老美的禁令總有一天會放開,當然我們也不奢望老美會放開禁令。國內的晶片業也在大力發展,總有一天會出現下一個台積電,華為 3nm晶片終究有面世的那一天。
老話說:天助自助者,天棄自棄者!只要夢想還在,等那些外在的限制因素解除了,華為依然會繼續飛揚!
2021年5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