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2020年9月15日算起,華為晶片被斷供已經200多天了。
由於晶片供應受阻,華為只能將榮耀手機剝離,讓它自謀生路。
華為手機的銷量也開始大幅度下降。今年一季度,華為在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只有4%,排名也從全球第一下滑至第六。
有人分析,如果晶片問題不解決,華為最壞的結果可能就是:直接退出智慧型手機市場!
華為手機業務板塊對華為的貢獻非常大,營收占比曾經高達54%。
如今,華為手機銷量大幅滑坡也是不爭的事實。
面對困境,任正非卻堅定表態:華為不會退出手機終端業務。而且華為即使沒有手機業務支撐,也能很好地活下去。
任正非為何有這樣的底氣?華為被斷供了200多天,到底怎麼樣了?
如今華為接連傳出3個消息,很好地印證了任正非的話,華為確實活得挺好。
第一個消息:當然是最近非常火熱的鴻蒙系統。
6月2日,鴻蒙將推出手機正式版。華為已經立下目標,在今年之內要在3億台設備搭載鴻蒙作業系統。
雖然目前國內並沒有其他手機廠商,明確表示要使用鴻蒙系統。但鴻蒙不僅僅是為手機打造的,它還是一個跨平台的作業系統。
到目前為止,鴻蒙已經發展了1000多個智能硬體、50多個模組和晶片解決方案合作夥伴,涵蓋了家居、出行、教育、辦公、運動健康、政企、影音娛樂等多個領域。前景一片大好。
第二個消息:華為正在研發更高端的3nm手機晶片。
這款晶片被命名為麒麟9010,有望在今年底完成全部的設計工作。
雖然要把3nm晶片生產出來,還有很大的難度。但這也說明,華為並沒有放棄對高端晶片的研發。
高端晶片的研發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、物力和成本。3nm晶片即將誕生,也表明了華為不會放棄手機業務,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華為強大的經濟實力。
第三個消息:華為重申不造車,但卻透露出了華為更大的野心。
以華為的實力,如果宣布直接造車,應該不是難事。但華為的做法顯然更明智。
華為以智能汽車技術供應商的身份,切入新能源汽車市場,專注為汽車廠商開發軟體系統。憑藉華為的技術,幫助傳統車企打造好車,這才是華為的最終目標。
從2014 年華開始,華為已經與東風、上汽、廣汽、比亞迪、長安等十餘家本土車企合作,近期更是與寧德時代,長安聯手打造高端品牌,跟北汽也推出了極狐品牌。
所以,華為不造車,避免與車企直接競爭。通過為眾多車企提供技術,把風險降到最低,但也賺到了最豐厚的利潤。
我們常說,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華為的做法就是如此。
晶片的問題在努力解決,軟體方面也在大力發展。所以華為的未來還是非常美好。